2022-02-25 16:52:41 公务员考试 https://fj.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宁德人事人力网
【导读】华图宁德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宁德人事人力网发布:宁德2022年国考面试素颜可以吗_国家公务员局,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宁德公务员考试招考】
,宁德政企招考公告、招聘消息,请关注宁德华图微信公众号(ndhuatu)。欢迎咨询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农信社、遴选、选调生…【笔试】/【面试】培训课程,咨询电话0593-2837612
202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正在持续进行中,大部分面试公告已出,部分机关单位面试已经结束。面试时间集中在3月份,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看看你所报考的单位什么时候开始面试!了解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宁德华图教育!
一、宁德国考之面试礼仪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正在进行中,进入面试的考生们就要做好面试的准备了!同时大家也要做好面试礼仪,以下带给大家面试时的着装、仪态等规范,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后续资讯,请持续关注宁德华图教育!
1.公务员面试不得穿有职业特征的服装
公务员考试公告中明确指出“考生不得穿有职业特征的服装”,这里的“有职业特征的衣服”,主要指的是工作制服,比如银行、法院、公安的工作服。大家在面试环节如果穿带有职业特征的衣服,会直接按作弊处理,被取消面试资格,所以公务员面试中大家千万不要穿有职业特征的服装。
2.男生篇
西装外套以黑色、藏蓝色和灰色为佳,上衣长度应盖过臀部。裤子颜色应该与上衣保持一致,以深色或灰色为主,裤子长度以直立状态下裤脚遮盖住鞋跟的四分之三为佳。衬衣以白色或蓝色为主,夏季选择短袖衬衫,衬衫下摆要放入裤腰内,不要漏出内衣或内裤。皮鞋首选纯黑色或棕色,可配有简约图案或纹路。袜子首选与西裤、鞋子同颜色款,一般选配黑色,不宜有明显图案或花纹。公务员面试中,领带不是必需品,除非特别注重礼仪的单位,比如外交部。衣服一定要得体,不宜过紧或过于宽松。
3.女生篇
女生的面试服装一般以西装、套裙为宜,服装选择要综合考虑气质、肤色和身材。黑色、藏青色外套和裤子,搭配上淡色系(白色、米色、米白色、淡蓝色)为主的衬衣,是比较常规的选择。但现代的公务员面试考场,已经能够接受更多的服装样式,比如裙装。女同学选择裙装的话,颜色不要过于刺目,以黑色、灰色为主,裙子长度不要短于膝盖。穿裙子得配丝袜,丝袜以肉色为宜,切忌选带颜色的袜子。女生鞋子最好选择3-5厘米的中跟鞋,颜色以黑色为主。如果平时不习惯穿高跟鞋,那就选择低跟或者坡跟。女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配饰,比如耳环、耳钉、项链或手链,全身配饰不要超过3件,配饰色系要一致。
4.动作与流程
面试动作主要包括敲门、关门、问好、致谢、移凳、入座、鞠躬、离场等。
(1)如果门是关闭状态,工作人员未开门,考生应敲门,敲门的动作自然、声音清楚就好 ,敲门声太大或太小都不合适。
(2)考生进入考场后,在考生席椅子侧方站定,向考官微笑问好,展现礼貌大方的形象气 质。考生也可用鞠躬来表达对考官的尊重,但鞠躬动作并非必须,由考生自行决定;
(3)考生落座时,调整座椅注意避免发出刺耳声响;
(4)考生在听到考官宣读面试导语认真倾听面试导语中关于面试试题数量及答题时间的要 求;
(5)考生在回答试题前先思考,大多数考场都备有纸、笔供考生罗列提纲;考生在回答问题 前最好将笔放下,端正坐姿再开口;
(6)答题过程中考生应与考官有眼神交流,不要一直低头看稿纸或抬头望天花板;答题结束 后考生应明确说明“回答完毕”。
(7)考官或工作人员提示“面试结束,请退场”后,考生不急不缓地起立,将 座椅轻轻放归原位,向考官致谢、鞠躬后离场。但鞠躬动作并非必须,由考生自行决定。考生退场时要 注意走姿,轻轻将门带关。考生退场时不得将试题与考场草稿纸、记录用笔等带出考场。
二、宁德国考之面试热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主要形式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结构化小组和无领导小组。不过从历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考试整体情况来看,结构化面试仍然是各系统采用的主要面试形式。而时事热点一直是公务员面试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除了书上所学的知识外,我们也要了解近期国家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近期时政时事的面试热点。了解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宁德华图教育。
莫让“财商教育”成了“对韭当割”
据媒体报道,近两年, 各种名曰“理财课”“财商课”的在线课程广告充斥于各大网络平台。这也正好迎合了不少年轻人的理财需求。然而,当人们报名之后,却普遍遇到“课程内容质量较低”“虚假宣传”“教师不够专业”等问题。有学员花6998元购买进阶理财课,发现 “课程粗制滥造”,讲师“就是念PPT”,想退费时,却发现合同中承诺的“如认为课程价值低于价格,可全额退费”完全失效,维权面对重重阻力。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或成韭菜。如果说,前8个字指向的是财商教育补位的必要性,那后8个字呈现的,则是不少理财培训机构所兜售“躺赚哲学”背后“对韭当割”的本质。
诸如“1元理财课,投资小白也能学”“只要九块九,投资大V带你飞”等理财课程的广告语,在很多资讯、社交、短视频平台上“漫天飞舞”,想看不见都难。只花几块钱,哪怕零基础,也能轻松叩开财务自由的大门。这样的广告着实令人心里痒痒,但等在前面的恐怕是“真坑”。
很多人已经用他们被坑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喝下这“一夜暴富”的“毒鸡汤”,不仅不会与财富越走越近,可能反而会越走越远。
细究起来,这些打着“理财”之名,行坑蒙拐骗之实的套路并不复杂:先渲染焦虑,再以低价诱导——以1元、9.9元的引流课或训练营“跑马圈地”,广纳用户。引流课期间继续“循循善诱”,给用户洗脑,用多种方式推进下一步的诱骗:推销数千元的高价进阶课程,表面上是教授如何选股、买基金或信托等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以免费使用“荐股软件” “荐股平台”的噱头拉客户;借微商代理套路实行“邀请好友返现”机制,带动更多人入坑,骗更多学费;割一茬就跑,用户交完钱,课还没开始,课程群便解散,用户也被拉黑。
无论是采用哪种“收割”手段,都是“不讲武德”。难怪有网友感慨说,“割韭菜,还是‘1元小白理财课’的刀快。”
这倒不是说财商教育本身是个“坑”。当下,确有许多年轻人有理财刚需,迫切想了解、学习理财知识与技能。
今年1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行业首部《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1年)》就指出,过去10年间,我国个人金融投资资产规模年均增速达到17%。与之对应的,是人们对财商教育需求的急剧增加。在此背景下,围绕财商教育的市场供给大量出现,其实再正常不过。
数据统计,我国共有1万余家“理财教育”“理财培训”相关企业,2019年市场上新增“理财教育”“理财培训”相关企业近2000家;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理财教育相关企业注册量较2019年同期稍有下降,但总体上升趋势没有改变。
【观点参考】
所以,“坑”并不是财商教育,而是那些挂着教育教学的“羊头”,卖虚假课程骗学生的“劫财课”——这样的课程实质上是对财商教育的抹黑,与财商教育背道而驰。
其实,用高质量的财商教育去承接民众对此的普遍需求,本可培育出庞大的财商教育市场。遗憾的是,当下财商教育服务在供给端严重滞后,很多企业的“理财培训”生意仍处于“坑一笔是一笔”“割韭菜“”赚快钱”的野蛮生长阶段,而非着眼于“深耕细作”“价值创造”。
就在不久前的4月份,央视曝光了在线理财课堂十倍学堂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课程质量差、无法退款等现象。“只需一元即可得身价过亿大咖亲身授课、学完投资收益率达15%”……“理财课”广告是很诱人,问题是,消费者付费买的是课程里的真知灼见,不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词。很多学员被拉进“学员群”“炒股群”后才慢慢发觉,原来除了自己外,绝大多数的学员们都是“托儿”。
这样的供给端与需求端严重脱节,是对用户的错付,也是对财商教育行业的伤害:任何把教育变成收智商税的举动,都是在透支整个行业的生命力。财商教育行业要想行稳致远,就得以“规范”为前提,摆脱无门槛、无资质、无监管的“三无状态”。
随便注册个公司、随意开设个账号,就能进行在线理财教育;教“小白理财课”的,可能也是位小白;“理财课”未受到教育、金融监管部门足够的监管……野蛮生长之下,理财教育“坑连着坑”的情况注定难以避免。
防止理财课变“劫财课”,需要在规范化监管上狠下功夫,这就得从“疏”“堵”两端着手。“疏”,就是要培育健康有序的财商教育市场,将财商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同时引导正规金融机构等组织成为财商教育供给主体,将投资者教育与客户维护结合起来,发挥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堵”,就是要把好资质审核关口,管住伪理财课营销套路,堵住伪理财课坑蒙拐骗的口子,防范消费者沦落为待割的“韭菜”。
就“疏”而言,事实上,2019年,证监会与教育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接下来,正规财商教育内容的供给还可以更丰富。考虑到很多“理财课”都是以下沉市场的策略来获取目标客户,那么,财商教育与防骗宣传也应顺势而行,借互联网途径下沉。
从“堵”来看,此前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有关“培训贷”的风险提示,《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对部分账号制定的规范都颇具针对性。在这方面,平台首先要秉持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治理,强化对涉及理财培训类内容的审核,绝不能“一放了之”;针对那些疑似诈骗的“理财课”卖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流向、可疑收款方账户动态等的监测,一旦发现风险需依规及时采取行动,帮助消费者最大化地减少损失。
对网民来说,也必须意识到,财富管理是一门具有较高门槛的专业技能,收益与风险是一体两面,天底下没有只赚不赔的投资。无论是直接尝试理财或是上理财课程学习理财,首先都不要被夸大其词的片面宣传冲昏了头脑,自己应有慎重的思考,冷静的选择。
说到底,哪里有乱象,哪里就该有监管补缺。也只有当监管不缺位、不失位,财商教育才能步入规范化的正途,各类“1元小白理财课堂”才不会动辄变成“韭菜收割厂”。
三、宁德国考之面试真题
面试题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好好思考,了解答题思路与方法,便能迎刃而解。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往年的面试真题以及参考解析。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宁德华图教育!
【例题】针对前不久清华、北大等高校毕业生应聘深圳私立中学的现象,有人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有人认为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请问你怎么看?(2021年3月19日中国文联音乐家协会)
【审题分析】
1.揭示背景: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择业观的多样化呈现。
2.关键信息:清华、北大高校毕业生应聘深圳私立中学。
3.分析的方向:针对不同观点表明态度,分析背景影响及对策。
【主要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解析】
近年来,“清华、北大”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潮。针对题干中提到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有人认为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就我个人而言,我更赞同第一种看法。
第二种看法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当下的中国实际。过去名校标签使得社会领域对高校毕业生形成了刻板印象,将名校毕业生禁锢在某些求职领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选择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更多的优秀毕业生不仅在企业大放异彩,更有一部分人选择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用知识反哺社会。2018年杭州市余杭区街道办迎来了一批清一色的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当时也被网友认为是大材小用,但是疫情期间,已经充分显现出在未来中国的基层治理当中,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更高端的人才来参与,“万丈高楼平地起”,基层工作做好了,基础教育做好了,国家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对于进入私立中学的这些高校毕业生来说,一方面,学校为了吸引人才,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和福利,有“前景”,也有“钱景”,何乐而不为呢?另一方面,科技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强大,归根到底都需要人才,而要想培养更多的人才,基础教育乃是重中之重,私立中学同样承担着相应的教育属性,高端人才下沉到中学也可能更好的助力国家教育的发展。华为企业的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提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到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实际上是看到中国日益强大,担心中国的综合实力赶超美国,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不断的完善,中国人才的储备十分充足,过去的中国在追赶美国,而现在的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与美国“平起平坐”,甚至在部分领域能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中国的全面崛起,是因为我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的飞速发展,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教育的进步使得我们各领域都有大量高端人才,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虽然现在这些高校毕业生愿意参与到基础的工作中,但我们还是应该反思,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大材小用、资源浪费?我们应该如何入手,才能让这些人扭转这样的看法,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基础工作中?要实现这些,有三点需要着重落实:
第一,各高校可以在学校开展以“青年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不怕吃苦,扎根基层,还可以邀请一些毕业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讲述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的突出贡献。
第二,各地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给高学历人才提供晋升空间和福利,吸引人才参与当地的各项事业。
第三,媒体也应积极发挥宣传作用,比如,大力宣传各地评选的“最美教师”“最美基层工作者”,用他们的动人事迹影响更多的人、感染更多的人,从而促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以此为榜样,参与到基础工作中来。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伟大的,一群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优秀人才会在各个领域落地开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用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人带来美好的生活和希望!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2022国考面试公告汇总以及礼仪注意事项,以下课程与书籍助力同学们更好的考试!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宁德华图教育!
————相关推荐————
名师网课在线听——2022年国考面试岗位专项(税务系统)
福建省考助力包——2022福建公务员考前冲刺卷
事业单位招聘——2022年福建事业单位招聘公告预约
三支一扶招聘——2022年福建三支一扶公告预约
(编辑:宁德华图考试)贴心微信客服
3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福建华图微信
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82号融都国际大厦2层
客服热线:0591-87618197
网站:https://fuzhou.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