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6 21:42:45 公务员考试 https://fj.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导读】华图宁德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公务员考试网发布:2021年宁德公务员备考每日一练(十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宁德公务员考试招考】 ,宁德政企招考公告、招聘消息,请关注宁德华图微信公众号(ndhuatu)。欢迎咨询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农信社、遴选、选调生…【笔试】/【面试】培训课程,咨询电话0593-2837612
比马龙效应, 是指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 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 行为差劲的, 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 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 以下哪项能反映比马龙效应?
A. 甲认为领导每次都将一些零碎的工作交给他, 并不认可他, 渐渐地他对工作失去了热情, 对领导交代的工作也不再用心完成
B. 乙小时候上课经常捣乱, 老师认为他不是读书的材料, 总是责骂他, 他自己也认为自己不适合读书, 后来甚至开始逃课
C. 实验班每年要淘汰成绩最差的五名学生, 丙难以承受巨大压力, 在第二年便主动转到了普通班
D. 丁玩电子游戏很厉害, 他的父母认为他很聪明只是不爱学习, 但无论怎么教育他, 他都不想学习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看提问方式, 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 找关键信息。
①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 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 行为差劲的;
②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 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第三步, 辨析选项。
A 项: 甲认为领导不认可他, 但实际上领导的想法并不明确, 未体现 “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 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 行为差劲的”, 不符合定义;
B 项: 乙上课经常捣乱, 老师认为他不是读书的材料, 总是责骂他, 体现了“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 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 行为差劲的”, 他自己也认为自己不适合读书, 体现了 “ 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 后来开始逃课, 体现了 “ 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符合定义;
C 项: 丙难以承受巨大压力, 主动转班, 不涉及 “ 评价主体”, 不符合定义;
D 项: 父母认为丁很聪明只是不爱学习, 未体现 “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 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 行为差劲的”, 且他始终不想学习, 未体现 “ 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 不符合定义。
因此, 选择 B 选项。
(编辑:福建华图xd)贴心微信客服
3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福建华图微信
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82号融都国际大厦2层
客服热线:0591-87618197
网站:https://fuzhou.huatu.com